或許一小塊磚,對一般小朋 友並不具備任何意義,但可別小 看這些磚,可是費盡心力,遠從 澎湖進士第、台南第一街、鹿港 金盛巷意樓、彰化古城磚、內湖 老宅及部份以消失之古厝中,逐 一蒐集而成。 台灣所見紅磚,用途十分廣 泛,傳統建築中之牆、壁、柱、 階、屋頂,以及少許許多之屋內 外裝置,都少不了紅磚,因應磚 的不同用途,磚窯及燒造出各種 規格,從古其尺二磚、花磚到機 器磚,而磚燒也燒出火籠、筷子 籠、粉缸等五花八門器物。 |
![]() |
磚仔窯,分為目仔窯、蛇窯、八卦窯等,在南港區南港路三 段基隆河畔,目前仍遺留有一座八卦窯,這次展示圖片,則是南 投縣集集鎮綠色隧道內的目仔窯。 從許多蒐集的紅磚中,發現有磚胚入窯之前,用手挖去部份 ,據老一輩泥水匠稱,這樣可以使得磚牆在堆砌時,吃入較多之 灰漿,牆會更加牢固。 可見對中國紅磚,不僅有一份情懷,更是一門學問和藝術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