~~教學準備~~
教師:蒐集臺灣日治時期的相關資料、問題長條、小白板、學習單
學生:預習課文,蒐集有關臺灣日治時期
的圖片
一、引起動機:
水泥業曾是臺灣礦業的寵兒,因此在日治時期,便在高雄半屏山下開設臺灣第一家水泥廠,一直到今日,隨著環保意識的提高,若要製造一公噸的水泥,必須用掉1.4公噸的石灰石、300公斤的黏土和60公斤的矽砂,除了造成大量開山挖地,使自然環境受到相當的破壞。
二、發展活動:
教師提問:
1.臺灣當時為了發展水泥業,所必需使用的原物料很多,但是為了取得則必須要大量的開山挖地,會造成哪些後果?
2.臺灣經營之神王永慶曾說:「你所賺的一塊錢,不是你的一塊錢;你存的一塊錢,才是你的一塊錢。」如果為了使經濟快速發展,而必須犧牲某些利益,請你想一想,是否值得呢?如果不值得又是為什麼?
學生:將答案寫在白板上,由各組組長代表發言。
三、綜合活動
教師統整各組發表意見,並提示學生完成
學習單。
─── 第一節課結束 ───
~~教學準備~~
教師:蒐集排放廢氣的圖片、焚化爐照片、陳列學習單於佈告欄、問題長條
一、引起動機:
教師提問:
1.這些是什麼照片?
2.這些照片中會不會產生氣體?對環境
有何影響?
3.這些氣體的產生與我們日常生活所用的能源有關係嗎?
二、發展活動:
1.學生討論上述問題。
2.學生發表討論答案。
三、綜合活動:
1.教師統整:能源固然為我們帶來了許多的便利,但是如果毫無節制的浪費使用,終有一天,也會消失殆盡的。例如石油,依目前的使用量,如果不減少使用的話,再過四十多年,我們將無油可用。
2.分組競賽─【能源小尖兵】
我們要如何解決這些因為能源枯竭而產生的問題呢?請你動動腦,把想出來的答案寫在白板上。
3.預告活動:
請各組自行分配回家蒐集以下三個問題的資料~~
(1)什麼是溫室效應?為什麼會造成氣溫的上升?
(2)燃燒油品,為什麼會造成空氣污染?
(3)核能電廠附近海水溫度為什麼會升
高?而珊瑚為什麼會出現白化現象?
─── 第二節課結束 ───
~~教學準備~~
教師:蒐集溫室效應、珊瑚白化、空氣污染的資料與圖片、陳列學習單於佈告欄、問題長條
學生:蒐集溫室效應、珊瑚白化、空氣污染的資料
一、引起動機:
臺灣目前有三座使用中的核能發電廠,
而核四廠亦積極興建當中。但是,利用核
能大量發電的後果,卻會產生具有放射線
核廢料的儲放問題。臺灣目前有將近一半
的核廢料存放在蘭嶼島上,而另一半則放
置在核電廠內,甚至也曾發生駭人聽聞的
事件,曾經在核二廠附近曾發現畸形魚,
雖經專家解釋為發電廠所排放的水溫引
起,改善水溫之後,但是畸形的魚種卻不
減反増,令人憂心。試想,如果你是蘭嶼
島上的居民,你會讓核廢料這顆不定時炸
彈,放在你家隔壁嗎?所以當我們在享受
能源所帶給我們舒適便利的生活之際,同
時也要想到不當使用能源所可能造成的後
果。
二、發展活動:
學生:上台簡短報告各組所蒐集到有關於溫室效應、珊瑚白化、空氣污染的相關資料。
三、綜合活動:
1. 教師統整:
(1)大量使用石油、煤炭和核能會造成空氣、水源和輻射等污染,不僅破壞生態環境,還會危害人體健康,甚至影響全球氣候的改變。
(2)因此我們要善加利用太陽能、風力、水力等再生能源,同時也要降低對石油、核能等非再生能源的依賴。
2. 分組競賽─【能源知多少】
教師準備有關能源的短牌,張貼於黑板上,各組每位同學輪流進行搶答,再到黑板上搶下正確的答案。
─── 第三節課結束 ───
第四至七節由教師安排相關社教機構,如台電、核能電廠、焚化爐、動物園節能屋,自來水博物館等參觀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