研究方法

「毽球」這個球類很少人玩,我們利用了三種方式來探索,分別是網路、書籍、以及面對面訪問。

(一)    網路

    我們運用了奇摩、Google、蕃薯藤、小蕃薯,甚至還有新浪網,來搜尋資料。雖然網路上的搜尋引擎有很多,打上關鍵字後,從各個地方蒐集下來的資訊,通通都會擺在螢幕面前,但因為太少人玩毽球了,所以有關毽球的資訊並不是很多。

(二)    書籍

    台灣似乎沒有出版與毽球相關的書籍,因此想藉由書籍找尋與毽球相關的資料,還比不上從網路上搜集到的資料多。

(三)    採訪

        我們採訪了:

1.      現任的毽球教練

    我們從老師身上得知了她對現在毽球隊的看法,並知道我們初步問題的答案。

2.      現任的體育組長

    我們問了一些關於毽球比賽的事,例如:比賽有哪幾種?比賽場地的種類有哪些?它跟學校的場地有什麼不一樣?………

3.      現任的毽球隊隊員

    我們訪問他們對於練習的心得,和對教練的感覺,以及喜不喜歡踢毽球。

4. 為了更了解西松國小毽球隊的歷史,我們也儘可能的訪問歷屆的毽球教練,也訪問了一些體育組長,了解毽球隊在我們學校的事蹟如何。

除此之外,想知道毽球在潭美國小的狀況,我們還訪問了潭美國小的鄧主任;毽球隊球員、畢業了還有繼續踢毽球的校友、以及最重要的毽球媽媽-李明秀老師都是我們尋找資料的來源。

在我們去看毽球中正盃比賽的時候,我們也趁著球員休息的空檔,訪問了比賽的球員。

總之,只要是毽球相關的人物,都是我們訪問的對象,我們也從訪問之中獲得許多寶貴的知識。

(四)    體驗

1.      觀察毽球隊:

    觀察毽球隊的練習狀況,看看教練是怎麼訓練他們的,以及了解他們的團隊精神。

2.      與毽球共舞:

    體驗踢毽球,玩玩看,試試看自己的實力如何,也藉此知道毽球隊踢毽球的厲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