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國六十年代(1972年及1979年)的兩次能源危機,導致油價暴漲,引起世人對能源問題的關注,於是各國紛紛尋找石油的替代能源以及提高使用能源效率的方式。
而近十年來,由於世界各國經濟持續擴張,大量使用化石燃料,所排放的氣體產生溫室效應,造成全球氣候變遷等問題,聯合國已多次討論如何減少溫室效應氣體之排放,各國也陸續推動溫室氣體的減量策略。
去年美伊戰爭,國際原油不斷飆漲,各國經濟不斷遭受衝擊。加上京都議定書之制訂限制二氧化碳排放…等,直接衝擊各國之能源配比與產業結構,影響各國經濟發展,甚至損及國際競爭力。為求符合國際社會要求與追求永續發展,我國也應妥善進行能源開發利用之策略規劃,除配合經濟發展與國家安全需求外,更須符合環境保護的要求,才能顧及平衡的能源供需架構體系。
身為國際村的一份子,教育不僅應於九年一貫課程中,將能源教育列入六大議題,以融入各領域教學方式,教育我們的下一代,如何認識能源、瞭解能源,並深知世界石油、煤、天然氣…等的蘊藏量,終有枯竭的一天。
如何開源與節流,是我們面臨的首要課題,教育孩子如何節約能源?應該從小開始養成節約能源的態度與習慣,進而推展到家庭、社區,但是升學主義的教育環境裡,能源教育落實的困境與阻礙是可想而知的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