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3)職業:以服務業(38%)及從商(21%)最多,自由業(15%)及公職(11%)其次。
2.受訪乘客中,來搭機主要原因裡以洽公為多(26%),探望親友(19%)為次。推測是如上題服務業及商業為多,需要出差。這與訪問松山機場副主任時,他們所提出「小而美的商務型機場」的經營方向吻合。
3.受訪乘客選擇搭機的原因:以節省時間為多(62%),佔了近三分之二。推測是因搭乘飛機比起陸運或船運快了許多,且以商業利益角度來看,「Time is money!!」所以即使價錢較貴仍許多人搭乘。選擇小三通的乘客,在比較船運與直航時,飛往金門再到廈門,時間上雖比直航慢,但價錢可以便宜許多,而比起船運,節省的時間又相對較多。
4.對於「松山機場的特色」,覺得周邊環境熱鬧是特色的佔了26%,認為服務佳是松山機場的特色佔24%為次。推測是因松山機場位於臺北市中心,環境熱鬧及便利性較佳。
5.針對「松山機場聯外交通的便利性」,覺得方便的人佔(64%),只有極少數(8%)受訪者認為待加強,可能因為捷運有通到松山機場,所以讓松山機場的交通格外方便。
6.對於「機場人員的服務態度」一題,感覺「好」及「尚可」佔了98%,可能是因為松山機場的服務人員都面帶微笑的回答,且志工也經過訓練,讓大家都覺得有親切感。
7. 對於「機場環境乾淨度」,覺得「好」及「尚可」佔了98%,可能是因為松山機場的地面總是很乾淨,清潔人員的排班次數多,總可以見得清潔人員隨時清掃地面或廁所。
8. 對於「機場的廣播系統是否清晰」,覺得機場廣播清晰及尚可的遊客佔了97%,可能是因為廣播時總是會搭配著各種語言,讓不是在地人的觀光客都聽得懂,且國內線的乘客仍以國臺語的需求居多,因此,對於廣播的服務,大部份都能聽得懂。
9.針對「機場內的指標」覺得清楚的佔(58%),覺得尚可的佔(37%),另有5%的遊客認為導引指標待改進,因第一航廈及第二航廈是連接在一起的建築,所以會有旅客跑錯,但因距離並不遠,所以沿著指標走,仍能快速到達接洽的櫃檯。另外,在指示旁總是會有清楚的小圖示,旅客對於跑錯了之後再到正確的地點,不會有太大的困難,但也有乘客提出,若能把第一航廈與第二航廈再作區隔,也許能降低跑錯的情形。
10. 對於「飛機準點」的情形,感到滿意的遊客僅佔三分之一(31%),尚可佔了59%,與上題相比,準點情形還需加強。因本組前往國內線作問卷的期間,某次航班誤點很久,而被班機耽誤的乘客因候機多時,也都願意協助填寫問卷。雖然本題的答案,或許不足以代表所有班機中有三分之一都誤點,但可反應出乘客對於誤點的感覺,是不太能接受。
11.針對「機場各類服務設施」一題,表示滿意的居多,佔了二分之一(50%),尚可則佔了45%。在做問卷時有一有趣的現象,臺灣的旅客(包含國際和國內線),部份會填寫尚可,是因為他們覺得填寫滿意,就代表了不會再進步,所以他們會選擇中間的選項。而在國外的旅客在同一題裡,大部份都填寫滿意。
12.對於「機場內餐飲價格」,覺得合理的佔23%,尚可佔67%最多,覺得不合理的遊客佔10%。可能是機場內的一些商店是連鎖型的商店,價錢全臺一致,所以並沒有太貴的情形。而對於連鎖型的便利商店,價位相較於超市或雜貨店,原本就略貴。另外,松山機場外敦化北路上的商店價位,也並不便宜,相較之下,機場內的價位就顯得合理多了。
13.在針對「增加國際線的服務後需加強的地方」,回答沒有的佔70%,有佔30%。對於前面問題中提出不滿意的乘客,在本題中就會勾選有要改善的地方。包含了機場指標標示、設施設備、準點問題的改善等。
14.對於「松山機場印象最深刻的部份」:以勾選無的數量佔最多﹝62%﹞,可能是在國內線的旅客,對於這習以為常的建築,並沒有太深刻的感覺,也沒有太多的比較,所以對松山機場的印象並無十分深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