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90年代末期起又因中山高速公路拓寬及國道客運路權開放,業者削價競爭激烈,不但使用大型豪華座椅,北高線更僅需三百多元,其中以統聯客運打出的「199全省走透透」最著名。
民國93年(2004),臺灣第二高速公路─福爾摩沙高速公路正式全線通車,國內事務、旅遊可以汽車來往,不必再搭乘飛機。這個階段的臺灣,亦碰上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遇上經濟危機,許多的工廠紛紛倒閉,很多工廠也都遷往中國大陸及東南亞,臺灣人民的工作機會減少了,因此使得旅客量急速下降,下滑減少達10%。民國96年(2007)03月臺灣高鐵全線正式通車營運和民國95年(2006)6月16日北宜高速公路全線通車,分別進入西部和東部市場,分散了不少搭機的客源。於是許多航空公司決定併班,而旅客也都因為種種外在因素的影響之下,遠離了松山機場,因此那時的松山機場,漸漸的,沉默了下來。
後來,直到97年(2009)7月4日開啟兩岸直航,週末包機正式啟航,松山機場遂將國內航線改為國際、國內航線共用,同年12月15日每日包機業務亦正式開啟,松山機場才又慢慢的復甦有了生氣。
(資料來源:臺北國際航空站60週年站慶特刊、精忠里湯忠正里長提供松山機場歷史書面資料)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