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國97年(2008)馬英九總統上任,並積極推動兩岸政策,和中國大陸直飛。民國98年(2009)6月「捷運內湖線」的完工啟用,並在同年 10月8日,將木柵線與內湖線合併為「文山內湖線」,簡稱「文湖線」,聯外交通運輸網之建立,更有效提升機場競爭優勢,而電子機票的啟用也使得入境變方便。
民國98年架次、人數漸漸平穩,現在就算不是去搭飛機的人,也可以在那裡吃東西和前往新設立的「智慧型圖書館」及今年(2011)11月9日整建開放的松山機場觀景台,這不但讓旅客和來松山機場參觀的人對松山機場多了一些好的印象,也能讓大家對於這曾經遭遇兩次大起大落,年逾花甲的機場,有一番重新的認識。
這幾年,松山機場的兩岸直飛漸漸的變成東南亞來臺灣觀光的新選擇,而松山機場也變得非常的熱鬧,機場大廳充斥著說著各種語言的旅客,好不熱鬧。民國99(2010)6月14日,與上海虹橋機場對飛,同年10月31日也日本東京羽田機場對飛,而預計於民國101年3月,也將直航南韓首爾金浦機場,不僅省時間也省錢。松山機場說不定可以轉型為商務、觀光機場,讓大家在旅遊時多了一個新選擇,非常的便捷,實現「東北亞黃金航圈」的願景。雖然松山機場還有一個勁敵:桃園機場,但是松山機場卻有一個非常好的優勢,那就是一下飛機就是市區,不管是食、衣、住、行、育、樂各方面,都較桃園機場方便。且在航線的規畫上也與桃園機場有所區隔。或許,這便是松山機場邁向未來,再創運量顛峰的新契機吧!
(資料來源:臺北國際航空站60週年站慶特刊、精忠里湯忠正里長提供松山機場歷史書面資料)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