受採訪者:王文甫
時間:2011.10.19
地點:臺北市松山區富錦街515號(富錦里里辦公室)
我今年62歲,住在這裡也有30多年了,當初會來選里長,是因為想走入社區,為社區做點事。這些年來松山機場附近的改變,主要是違建少了很多。而機場對本里發展上的影響,是會受到建物限高的影響,不是不能更改,但是有限高。另外,就是噪音。但因為是固定起降,所以居民的反應很少。曾經有請環保局去設立監測標準,但都有符合標準(範圍內)。
至於其他對於居民生活上的影響還好,而機場本來就有一個回饋的機制在,這跟起降班次有關係,起降愈多,回饋就愈多。回饋金會給機場附近影響到的里做為建設用。發放的標準有分三級,就給不同的回饋百分比。每年不一定,飛航架次愈多(是從航空公司收的)回饋金就愈多。
本里會把回饋金拿去做些里民的活動(1年2次),因為只能公用途,所以不可以買什麼東西分給里民,也不可能在里裡面做什麼大型的建設,因為只有幾萬元而已。噪音比較嚴重的里補助才比較高,另外還有專款可以補助裝氣密窗,像三民國小就用補助款裝了一些設備。
其實松山機場的改變,對這裡的影響較少,很多旅客直接走敦化北路就離開機場了,不會在本里逗留。所以住在松山機場附近,好處就是比較方便,其他似乎都影響不大。至於希望改善的地方,民航局應該規範這種比較都心的機場,應該用比較好的機型,就是噪音標準可以達到在此飛航的標準。科技愈來愈進步,噪音應該是可以控制的因素。
「廢除」的議題曾在選舉時被提出,但是廢除之後是不是如大家所想的成為綠地,這可能還是要考量,也有可能會變成大樓。如果是綠地,土地就會跟著增值,如果是機場它能增值的範圍就有限,這一切都是未知的。所以廢除蓋公園是曾經有人提過,但是不多。民主社會的特徵,本來就是會有很多不同種的聲音、不同的意見。
至於機場會不會帶動觀光,我覺得這需要有觀光資源,如果我們沒有足夠的資源可以吸引觀光客,觀光客就不會停留。目前我們致力將民權東路五段發展成水族街,但並不期望是由機場來帶動,因為水族街賣的是活體,對於要出境的客人,是比較不適合的商品。我們周邊也沒有商圈可以吸引觀光客。所以這不是本里的發展方向,我們的目標仍是在生態的維護。我們最近和三民國小接洽,可能合作成為一個特色小學,在水族生態方面,發展出特色課程。另外,人行道上的行道樹,我們也致力在維持。當然剛開始的時候,一定會和一些人的利益有衝突,例如:很多商家會把行道樹砍掉,把商品陳列出來。所以剛開始推動生態環保時,真的為了這些事,遇到有些不理性的人,還來里辦公室破壞。但是我覺得如果是對的事,就要堅持。很多里長不敢得罪里民,政府的某些政策在推動時,他們為了選票,就不敢推動。我們花了很多時間和里民溝通這些事,慢慢的里民看到環境愈來愈好,就會支持這樣的做法。
我們建造的富民生態公園,剛開始時里民也很不理解,看不出它的作用,但漸漸的,和周邊的學校合作,學校裡的推廣,小朋友來上自然課作觀察,漸漸的帶動家長參與,里民也就認同了。另外,我們用回饋金帶里民出去文康活動,其實也是藉機教育里民,例如:大家一起用餐,不是搶了就吃,或只顧自己家的人,要在這樣的機會裡,促進大家的生活禮儀,服務年長的人,照顧年幼的人。雖然是出去玩,但是也要抓住機會達到社會教育的功能。
|